机关公文,是各级机关行使职能的重要工具。拟制高质量的机关公文,不仅是一门大学问,也是一个大课题。如何写出好公文?公文写作君认为,公文写作有基本规律,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五个步骤,一步一步地做。
1.理思路。这个思路指的是大思路、总思路,就是要首先弄清这篇文章是干什么的,要解决什么问题,然后在这个基础再考虑思路靠什么来支撑。比如写工作汇报,首先,要考虑的是上级来干什么(是检查某一项工作,还是调研某一个问题),汇报的主题要根据工作对象的需求来确定。其次,要考虑来的是谁,是领导干部还是机关干部,是第一次来还是经常来,他有什么习惯。如果是领导干部,汇报稿一定要有思想性和层次性,因为领导要看你对问题的理解程度,同时对你的能力水平是也是一个考察。如果是机关干部,是典型事例为主,以具体数据为主。机关干部听汇报,主要是为写东西准备素材,或者是为领导提供某种情况。总之,你呈送的对象关注什么、需要什么,你要围绕他的主题来、下重笔。
2.集资料。就是要搜集写作素材,为写作提供良好的信息、资料、线索来源。写文章同做其他文字工作一样,也需要积累丰富的资料。资料从何而来?只要当有心人,处处有资料。那么要收集哪些资料?从写作的需要来看,主要围绕写作的内容收集比较完整的事例,非常典型的事例、数字性的事例,对比性事例,概括性事例、群众性事例。然后,把这些资料认真整理,分分类,排排队,搞好整合,进行适当拨高。
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三种:一是通过调查掌握素材。就是要结合工作实际搞好经常性的调查研究,通过问卷调查、抽样调查、召开座谈会等方法,从群众的实际生活中求得新鲜的、有价值的材料。二是搞好读书摘记。俗话说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。要倡导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。在阅读文件、报刊杂志和有关书籍的过程中,感兴趣数据事例、名言警句、寓言典故、精彩篇章和语句等尽可能摘记下来,作为以后写材料的知识储备。三是学会资料剪贴。就是要把报刊上发表的好文章及时剪贴下来,并注明报刊名称和版面,以备引用或备找。只有大量搜集积累材料,写作时才会左右逢源,也许会因一篇材料的触发而灵感忽现,解除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的困境。
积累资料贵在有恒,不需要大块的专门时间,今天一点、明天一点,时间长了自然就丰富了。对积累起来的各种资料,还应注意科学分类、定期整理,以便于查找和使用。
3.撰提纲。提纲是文章的框架,是文章的骨头。在起草文章之前,必须先列提纲。有了提纲,就可以使文章有层次、有脉络,防止把文章写成流水账,杂乱无章。如果不列提纲,上去就写,肯定会写地没有逻辑性。一个画家要创作一幅画,要根据宣纸的大小在心里构一个图,这个图就是他列的提纲,然后他再把提纲搬到纸上,先画主干,再画分枝,然后再点缀些叶子就完成了。一幅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也是这样,写文章也是一样,必须首先列提纲,提纲完成了,文章就完成了一大半。所以,一定要养成写文章先列提纲的习惯。
4.配素材。我们可以把不同体裁的文章比喻成不同的树种,综合性较强的文章可以理解是一个嫁接的大树(比如,领导讲话稿,通常是讲几个问题)。前面讲的提纲是树干,是主题思想,树叶就是我们所说的素材,树叶越很茂密,树就显得很茂盛。写文章也是一样,素材越多文章就越丰满,素材越典型,文章越显得越有活力。素材备好后,还有个怎么运用的问题。公文写作君认为,总的原则是:哪一类的东西就用在哪个地方,始终做到为你的观点服务,再好的素材只要不一类的东西也不能用。怎样用活事例:远事例与近事例相结合;身边事与友邻事相结合;抽象的与大众化相结合,文言文与流行语相结合。
5.反复改。一篇文章的初稿完成之后,通常是比较粗糙的,需要不断的调整,不到位的地方需要补充,繁琐的部分需要减肥。有人说写文章的功夫大部分在修改上,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。修改方法是首先是自己改,要舍得改,这个过程有点痛苦、有点不忍心,但要想超越,必须走这个过程。其次要找人改,找懂业务的给你看一看,提出修改意见,要虚心接受。我们每个人都一个习惯,不愿意别人改自己的文章,就像自己的孩子自己怎么打都可以,别人一个指头都动不得。这种观念一定要破除。修改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每次修改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。所以,写文章无论是从立意还是到炼题,无论是从行文还是到修改,每一个过程,每一个环节,都需要缜密思考,反复推敲,再三斟酌,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。
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请点赞、关注,欢迎收藏、转发、评论,感谢您的鼓励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