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手之家

写作前如何整理材料?学会“开渠”,而不是“填坑”

[复制链接]

2021-7-6 17:36:24 2874 0

ieokmd 发表于 2021-7-6 17:36:24 |阅读模式

ieokmd 楼主

2021-7-6 17:36:24

本文首发于《新闻与写作》2021年第1期写作讲堂栏目,转引请以纸质版为准
我大学学物理,半路被新闻拐跑了。那一本本可当砖头防身的课本还没丢,却已忘得七七八八。不过,有一条定律幸存下来,叫熵增定律。说啥呢?大意是一个无外力干预的封闭系统必然走向混乱。好比花必然会谢,地板必然会脏,镜子必然会碎,汽车必然会坏……如果你想对抗,就要勤浇花、勤拖地、勤检查钉子和勤保养。
再推演下去,你会发现人生本是一场治乱。用小学墙壁的励志标语来说,就是“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”。多年以后,我深觉这不仅不鸡汤,简直是宇宙真理。
写作的魅力毋庸多言,但过程却相当痛苦。因为“熵增”,你的创意、思绪、规划、材料只会越来越多,越来越乱。你只有拼力抵抗,再加几分坚韧,才能有所产出。这恰如王小波所说:“我立志写作是个反熵过程。”
好了,绕了宇宙一圈,就是为了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——写作不整理材料,将是一种“灾难”。
整理的本质
很多作者都有“材料松鼠症”,起码我是这样的,起点是“30万”——刚写特稿那会儿,老师傅说没读够30万字别约采访。这确实管用,先拼个脉络轮廓,提问便更聚焦高效,避免了大量重复建设。
不过,这毕竟只是热身。无论采访还是资料功课都是链式反应。张三介绍了李四王五,李四王五又推荐了赵六孙七周八吴九……不用多久,当初那30万字,不过是张飞吞一头牛前润喉的豆芽。
处理海量材料,仅靠勇气和蛮力是不够的。就像大禹和鲧治水,都有拯救地球的心,一个开渠,一个填坑。历史证明,还是前者靠谱。不整理资料就动笔,有如遇坑填坑,不是东边淹了西边,就是西边泡了东边。用个网红词,“内卷”了。
整理材料的目的,就是开渠引水,让信息各有源头归处。行文才能旁征博引、信手拈来,最终驾驭而非为材料所累。
因此,材料整理的本质不想通,只会导致无用功。我当编辑的时候,看到有新人将砖头厚的材料编了页码和目录,就算“整理”了。这有点像暴发户附庸风雅,买一堆书填满书架,立刻觉得读完了一样,充其量只是自我麻醉。
要弄清这个问题,不妨聊些久远的事情。我读小学时老师还教剪报,拿个笔记本,剪下豆腐块,分门别类粘好,便是很好的作文素材。但是,单纯收集报纸是没用的,不提纯不归类,用的时候根本找不出来。
这样裁裁剪剪的材料整理法,后来还发现更狠的——作家李敖的“大卸八块读书法”。看一本书,这一页那一段地裁开,放进带标签的夹子里,细分至几千类。“这些资料我不凭记忆来记它,我凭用细部的很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紧,放在资料夹子里。我的记忆力只要记这些标题就好了。”
没错,是标签!整理的本质就是素材的标签化。目的是建立相关性,像隐形的红线,在材料堆里游走串联,勾勒事实的框架和脉络。换句话说,整理不是摆放好就完了,而是萃取和重构,通过沉淀、降噪、连接,让混沌消散、价值浮现。
化整为零,再化零为整
选什么当标签,是技巧,更是经验。李敖数千个资料夹就是个人习惯和兴趣的产物。放下抄作业的念头,问问自己:我的脑回路对什么更有辨析力?时间?那就用事件节点做标签;地点?那就用空间做标签;人物?那就用采访对象做标签;事物?那就用类别做标签;问题?那就用疑问点做标签……
再列举下去,标签可以无穷无尽且无限细分。即使写同一个选题,不同作者的标签体系都是不同的。背后代表着不同的思维方式。无须纠结,能让你感觉清晰和舒服的就是好标签。
再来看材料类型。无论采访还是搜集,最后无非得出四类:
一、电子文件。包括本文格式(word、txt等)、PDF、网页、电子书等;
二、纸质材料。有书籍、手写笔记、打(复)印件等;
三、图片。包括实体和数码照片;
四、音视频。包括录音、视频等。
电子文件相对好办,重组空间最大。常见如用电脑文件夹管理,一夹一标签。例如写一个探险家登珠峰的故事,历史资料、气象资料、人物背景、训练过程、装备及登山常识、各关键节点、绝境一小时……都可以用来做标签。
最终你采访了50个人,看了5本书、3部电影和30篇论文,资料庞杂且弥漫分布。像李敖那样,将它们大卸八块,对号入座。
现在很多笔记App能同时实现文件夹和标签管理,这就更顺手了。但不管用什么方法,选取标准一定要从严从细,切忌大段大段复制,自己给自己注水。
纸质材料就没那么好办了。我爱书,舍不得剪开,把标签“请”进去如何?找一堆小便签条,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标签,在对应段落旁贴上并标记关键词,简单的索引就建立了。
至于图片,因其直观,只需在文件名标注好时间、场景、人物、背景等信息即可。音视频材料拆解费劲,可以用“时间+场景”来做文字标记,放进此前整理好的文件中。例如:
(图片A)某年某月某日晚上8点半,某某大球场,强子踢出2026世界杯第一脚。
(视频B)95’20":强子赛后骂裁判是猪。
这般功夫下来,材料才算活起来。化整为零,再化零为整,纷繁的表象才清晰有序,真相和意义才无处可藏,臣服于你笔下。
从扁平到立体
材料标签化后,剩下的就是运用了。此时你就像一个将军,看着山岭下整齐的方阵,琢磨是排成盾形还是雁形。
写作谋篇布局,结构很重要,这是作品的骨架。如果你决定用时间线结构,就按时间关系组织标签,如果要用空间线结构,就按空间关系组织标签。
我建议你在书桌旁立个大白板,用来推演结构和材料分布。电影里警察办案常把线索贴在黑板或玻璃上,我认为很科学,扁平的材料马上立体起来,并且可以随意挪动,直至最佳排列。
我也习惯这么做,先在白板上画结构,再用易事贴写上标签,玩拼图般组合,一边打腹稿,一边腾挪调整。到下笔时,大多已胸有成竹。
例如,还是上述登山家的故事。如果用双时间线结构,明线是他登顶珠峰的惊险经历,暗线是他的探险人生。我们在白板上画出两条时间轴,把材料标签放入。两个故事空间就徐徐展开了:明线的第一场风暴降临,登山家躲在岩壁下,他想起贴身口袋里的照片,上面是年轻时的父亲,也是一名登山运动员。往事涌现,情节闪回,跃迁到暗线上去……
这类似沙盘推演,故事线什么时候并行,什么时候交叉,全在你手,你是上帝视角,你是总导演。
纵观写作全流程,与灵感迸发的时刻相比,材料整理不讨喜,尽是琐碎劳神。它就像漫长的甬道,你想绕过去,背后是滔滔洪水。只有咬牙穿越,才能拨云见日,望尽天涯路。
回想初入行,老师傅常叮嘱“海采精写”,即采访求多写作求精。当时觉得不够灵动精巧,属老黄牛精神那类远古鸡汤。然而走得越远,越自觉少时浅薄。
读书有句老话:先读厚,再读薄。写作也一样,“海采精写”的要义,也全在这厚薄之间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

:
中级会员
:
1340322@qq.com
:
未填写
:
未填写
:
未填写

主题84

帖子84

积分308

图文推荐